EN
首页 > 详情页

七公司员工获评成都市青白江区第四届道德模范爱岗敬业类模范

时间:2023年10月09日 作者:杨萌 来源:七公司 点击量: 【字体:

  今年56岁的裴安斌,是七公司路桥装备项目部电工。30多年来,他立足于平凡岗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从桥梁设备维修工一步一步成长为四川工匠、中国中铁工匠技师。近日,他又被评为成都市青白江区第四届道德模范爱岗敬业类模范。

  刻苦钻研,他善于啃工作上的“硬骨头”

  “裴哥,我们承接了石家庄赞青建筑构件有限公司的地铁管片生产线修复工作,需要你到石家庄去工作一段时间。你看有困难吗?”不久前,在七公司路桥装备项目部会议室内,项目经理对裴安斌说道。出差半年刚回到单位的裴安斌没有丝毫犹豫地回答:“要得,没问题。”

  石家庄赞青建筑构件有限公司是七公司下属的一家生产地铁管片的公司,因生产线老旧,又停产多时,要重新恢复生产,需对生产线进行修复,工作难度大。项目部负责人之所以把这艰巨的维修工作交给裴安斌去把关,就是希望他能充分发挥技术专家的作用,啃下这个硬骨头。

  为了尽快完成任务,裴安斌立即赶赴石家庄。通过反复操作、观察,他发现原生产线两台横移车采用的是机械开关来实现定位,定位精度较差,推模链条经常卡住、拉断,且横移车的加减速采用段速控制,速度变化较大,驱动变频器变速时易产生过高的反向电动势,从而报警停车。

  找到修复关键环节后,裴安斌又像以往检修时一样,吃、住在工地上,常常脑子里有点想法,就跑去车间调试、观察,没睡过一个整觉。他说,“只要是自己能干的活,那就抓紧干,少睡点觉而已。”

  在反复的现场运行试验、分析下,裴安斌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他带领工程人员进行施工处置,生产线修复关键卡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拼搏奉献,他成了同事们口中的动机

  同事们都说裴安斌是一台大马力动机,时时刻刻都充满着激情和干劲。逢年过节,本是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刻,但在裴安斌的家里,总是看不见他的身影。

  2017年春节前夕,裴安斌所在的路桥装备项目部承接了成兰铁路和重庆东环线铁路的T梁模型制作任务,但新的标准对产品质量、产品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裴安斌和他的团队主动承揽了本次新模型研发任务,每天连轴转。

  “春节”被裴安斌抛在了脑后,整天脑袋里只有怎样解决传统T梁模型易变形、联结件多、更换频次高等问题。经过数个月的奋战,裴安斌团队发现在传统T梁模型基础上,加装行走台车,并配置横向和竖向油缸,当模板到达制梁台座位置后,通过油缸调节模板的垂直度和平面位置可以解决传统T梁模型存在的系列问题。通过反复试验,裴安斌带领团队研制出了T梁液压滑动模型,该模型具有生产率高、劳动强度低、安全环保等优势。除了在七公司承建的工程上使用,还受到行业内其他施工企业的肯定,大量订单接踵而至。

  精益求精,他是徒弟眼中的“工作狂”

  “复杂的电路设计图一定要复核清楚,不然稍有不慎就会带来设备运转的故障,甚至是事故。”在裴安斌劳模创新工作室内,裴安斌叮嘱着徒弟周茂。看着周茂双眼紧紧盯着电脑,仔细复核电路设计图上密密麻麻的线条,裴安斌的神情才稍显轻松。

  而在周茂眼中,师傅就是一个“工作狂”,对工作精益求精,对他们的要求极高。

  有一天,周茂发现混凝土搅拌站在生产过程中如果随意更换了水泥罐便会导致水泥用量无法精准控制,容易造成故障和事故,但他怎么也想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便跑去请教裴安斌。裴安斌在现场考察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想出了解决方法,但他并没有立即告诉徒弟周茂,而是让他独立去完成该项研究。随后,裴安斌又耐心地引导周茂画图,紧盯每一个细节,最终周茂利用无线通信控制解决了困惑混凝土搅拌站多年的生产技术难题。

  “我从参加工作起,跟随师傅15年,他热爱钻研、专注开发新工艺的敬业精神深深烙在了我的心里,他感染着我、教导着我,促就了我成长成才。”周茂表示。

  在传授技能这件事情上,裴安斌充分发挥工匠的示范带头作用,授徒育人。截至目前,裴安斌共培训技术工人600余人次。他培养的30余名学徒,现在也已成为基础设施建设战线上的技术骨干。

  这就是裴安斌,一个老实憨厚、默默奉献在岗位一线的工匠。如今,56岁的他仍旧活力满满地活跃在各施工生产线,始终坚持着,时刻努力着,一直奋斗着,续写新的“爱岗敬业”故事。